1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通识教育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外的基础教育课程。
如果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通识教育课程应开阔学生的视野,避免狭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社会责任和健全人格通过基础、完整、全面和广泛的知识。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组成。
其中,“公共基础课”应视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两课”)、英语、军训体育、通识教育选修课,理工科大学还包括基础自然课科学课程,如数学和化学。
2
什么是大学通识教育?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部分学校统称综合英语)、语音、语法、口语、听力、泛读、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英汉翻译、口译、翻译,其他课程包括第二外语、专业选修课、商务英语或教育英语。非专业课程:思想教育、现代汉语、茅登三、毛盖、近代史纲要、马克思思想、计算机(不同学校学不同的软件)、体育等。